最近配资排行,哈萨克斯坦第一副总理罗曼·斯克利亚尔宣布,中国将承建该国的第三座核电站,“相关机构正在推进此事”。第三座核电站的选址将在2025年底前公布。
就在短短两个月前,哈国第二座核电站的建设任务也已经确定,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(CNNC)承担。这两项举措明显显示出,传统核电大国俄罗斯显露疲态之际,中国在中亚核能领域的影响力正加速扩张。
哈第一副总理罗曼·斯克利亚尔
尽管在6月,哈萨克斯坦将首座核电站的建设合约,授予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,但目前来看,这个项目的实际完成时间以及可行性都面临挑战。
俄罗斯承建的首座核电站,预计耗资140亿美元,是一项昂贵且风险极高的工程,预计在2035年或者更晚才能完工,而且项目高度依赖俄方的出口融资。
但当前,俄乌和谈始终没有取得实质进展,美俄乌三方的博弈愈发紧张,冲突何时、以何种方式结束更加扑朔迷离。
俄罗斯在财政压力和西方制裁的双重压力下,经济状况风雨飘摇。这让俄罗斯在海外核电项目上的投入捉襟见肘,相关进度也因此受到拖累。
相较之下,中国的核工业背景坚实,可提供稳定资金与技术保障,成为哈萨克斯坦更为可靠的合作伙伴。
俄罗斯为白俄罗斯建造的核电站
哈国政治分析师萨特帕耶夫指出:俄罗斯目前无法稳妥地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提供支持,这为中国的介入创造了绝佳的机会。俄罗斯已宣布放弃在哈萨克斯坦建设三座热电厂,这项原定2024年完工的20亿美元项目。
再以土耳其阿库尤核电站为例,最近,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因拖欠工资而导致工人抗议。
如今,面对140亿美元的哈国首座核电站项目,深陷战争泥潭的俄方能否履约已成疑问。
哈国会议员巴皮认为,中国对哈国而言,是一个更加务实且政治上更安全的合作伙伴。这一选择让他们对哈萨克斯坦核能未来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感到放心。
他还断言:中国很可能在俄方完成首座核电站前,就建成第二座,甚至第三座核电站。因此,哈萨克斯坦事实上第一座核电站很可能由中国而非俄罗斯建造。
普京抵达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
过去,哈萨克斯坦更多是作为俄罗斯与其他西方国家之间的“缓冲区”,但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,哈萨克斯坦作为全球最大的铀生产国,在地缘政治中的战略地位愈发重要。哈萨克斯坦也开始重新审视自身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角色。
巴皮说,“哈萨克斯坦不再是平等地讨好所有人,而是要在关键领域选择赢家。”
实际上,此前就有外媒声称“中国试图将俄罗斯挤出哈萨克斯坦核电站合同”,但与其这么说,不如说是中国是凭真本事取胜的。
中国在核电领域经过多年的发展,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。
过去十年间,中国建成投运的核电机组数量占全球新建机组四成以上;核电建设周期比国际平均水平缩短三分之一;自主研发的“华龙一号”核电机组,技术更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并且在巴基斯坦等国家实现了商业化运营,安全性和经济性得到了充分验证……
俄罗斯原子能公司的科学家正在研究核反应堆的一个部件
除了中国有足够的实力之外,哈萨克斯坦也不再认俄罗斯这个“老大哥”,有意让中俄凭本事说话。
今年3月,托卡耶夫在谈到国家能源战略时就说:“我们不会选择一个合作伙伴——我们会选择对哈萨克斯坦最有利的合作伙伴。”
如今,在核电建设问题上,托卡耶夫采取多元化的策略。首座核电站交由俄罗斯承建,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哈俄传统友谊和长期合作关系的考量,维持了与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联系。
但他也没有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。将第二座、第三座核电站的建设任务交给中国,不仅体现了托卡耶夫对中国核电实力的认可,这更是他构建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的关键一步,以此降低对单一国家的技术依赖,增强国家能源安全的保障。
中国福清核电站是首座采用华龙一号反应堆的核电站
在俄核电受困于制裁与财力的当下,选择中国作为主要合作伙伴,既避免刺激莫斯科,又实质推进能源自主,也将预示着,中亚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出现。托卡耶夫的“平衡术”展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。这将为人口不足2000万的哈萨克斯坦,在大国博弈中赢得主动权。
不远的将来,中国也将继续发挥技术优势和影响力配资排行,积极参与中亚核能市场,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新动能。同时,这也象征着中国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领域的又一重要进展,对地区稳定与繁荣产生深远影响。
富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